人的心理暗示是一种强大力量,当今社会,睡眠问题越发严重。据有关数据统计,全球约有50%的人出现失眠问题。其中,约有20-30%是由于不同的睡眠障碍引起,而发达国家、城市的比例可能更高。如果是不好的暗示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坏影响,尤其是对失眠危害很大,今天就来看一下失眠怎么调理,分析失眠的6大心理因素。
手足无措心理:
有些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由于一时被刺激了,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方法,常常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以致到了晚上,心里还是放不下这件事情,依然前思后想,导致失眠。

期待心理:
人们由于非常期待某件事情,担心睡过头耽误事,因此晚上睡不着,早上还会提早醒来。例如:朋友要坐凌晨的火车到来,让你去接;第二天要参加一个很重要的考试等。这导致脑细胞长时间处于活跃状态,自然就难以入睡了。
畏惧失眠心理:
一些经常失眠的患者常常会出现一种“失眠期待性焦虑’的现象。晚上没有上床的时候,困得看着电视就能睡着,但是一躺到床上,就担心自己会不会失眠睡不着,或者努力地让自已尽快入睡,但是往往越努力越睡不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抑制和兴奋两个过程。白天,工作生活时,脑细胞处于兴奋的状态。到了晚上疲乏的脑细胞就要进行自我休整,进入抑制状态以养精蓄锐,这时,人就会有困意,需要睡眠。人在思考的时候正是脑细胞兴奋的时候,躺在床上时,越想入睡、越考虑失眠的问题脑细胞就会越兴奋,因此越害怕失眠、强制自己睡觉,脑细胞的活动就会越兴奋自然就导致了失眠的产生。

自责心理:
很多人在做错事情之后或者因为白己的原因导致了一些不太好的结果后,会觉得内疚和自责,然后就会在脑海里回放整个事件的过程、一边为自己当初处理事件方法的错误而懊悔一边考虑如采现在我去做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就这样翻来覆去地想。这就使脑细胞继续处于兴奋状态,导致长时间无法进入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