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盗嫂是什么意思是真是假:盗嫂偷金的陈平依然被重用
陈平得不到项羽的信任,于是逃亡来到修武,通过魏无知,求见刘邦,刘邦召他进去。刘邦赐他饮食,然后说:“吃完后,到客舍去休息吧。”陈平说:“我有要事前来,所说的话不能拖过今日。”于是刘邦就跟他交谈并喜欢他。刘邦问:“你在楚军时担任什么官职?”陈平说:“做都尉。”汉王当天就任命陈平为都尉,让他做参乘,主管护军一职的工作。

其它将领就喧哗起来,说:“刚从楚国来的一个逃兵,还不知道他本领的高低,却让他监督我们这些老将!”
周勃、灌婴等都诋毁陈平说:“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只不过像帽子上的美玉罢了,他的内里未必有真东西。我们听说陈平在家时,曾和嫂嫂私通;在魏王那里做事不能容身,逃亡出来归附楚王;归附楚王不相合,又逃来归降汉王。现在大王如此器重,使他做高官,任命他为护军。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作乱奸臣,希望大王明察。”
刘邦怀疑起陈平,召来魏无知责问他。魏无知说:“我所说的是才能,陛下所问的是品行。现在如果有人有尾生、孝已那样的品行,但对胜负的命运没有好处,陛下哪有闲暇使用这样的人呢?楚汉对峙,我推荐善出奇谋的人,只关心他的计谋是否确实能够有利国家罢了。至于私通嫂嫂、接受钱财,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刘邦召来陈平责问道:“先生在魏王那里做事不相合,便去项羽那里做事而又半道离开。如今又来跟从我,讲信用的人原来是这样三心二意吗?”
陈平说:“我在魏王那里做事,魏王不能采用我的建议,所以我离开他到项王那里做事。项羽不能够信任人,他所信任、宠爱的,不是那些项氏宗族就是妻家的兄弟,即使有奇才也不能重用,我这才离开项羽。听说汉王能够用人,所以来归附大王。我空身而来,不接受钱财便没有办事的费用。如果我的计谋确有值得采纳的,希望大王采用;假若没有值得采用的,钱财都还在,请允许我封好送回官府,并请求辞职回家。”
刘邦于是向陈平道歉,丰厚地赏赐了他,任命他为护军中尉,监督全体将领。将领们才不也再说什么了。
自古以来,无论开国的君主,还是中兴帝王,没有一个不是通过奇才相助而完成统一、中兴大业的。刘邦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并没有因为 “陈平盗嫂”而拒绝任用他,相反却认为 “此乃小节也”。
盗嫂偷金的陈平依然被重用
同韩信(韩信点兵的故事)、萧何、张良(张良怎么死的)等人不同,那些人要不真刀真枪,要不运筹帷幄,反正是特有风度特让人羡慕的那一种功成名就,而陈平则十分“另类”,没有战功,手也不能缚鸡,专门靠“玩阴的”博得刘邦的赏识,有时也起到了大作用,他最终也成为汉初重臣,官居高位,可以称得上是阴谋家的“楷模”。下面就看看他的几个“得意”之作。

1、玩弄韩信于股掌之间。
刘邦打不过项羽,韩信可不怕他,汉军中惟有韩信节节胜利,与楚军形成对峙状态,韩信一看刘邦败得不像样子,讲价的机会来了,要刘邦封他为齐王,刘邦当然不爽,我被围了你不来救,还伸手要官,怎么得了,正要发作陈平又站了出来,痛陈利弊,韩信重兵在握,这时激怒他会没有好下场,就算打赢楚军也会造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从大局着想,一个字“封”,要什么给什么。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对的,最终韩信灭掉了楚军,打下了刘家江山,不封能有今天吗?
故事还没完,一“封”就了事了吗?刘邦成功以后就开始对韩信不放心了,打算与他疆场上一决雌雄。陈平又出来了(我知道他该出来了),向高祖问了一个问题, “跟韩信交锋,你能打得过他吗?”高祖无语,也不可能有语,事实是打不过。然后高祖自然会问到怎么办,陈平的回答很干脆“擒韩信,一力士足矣”。后来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了吧,我不喜欢为了字数问题而多费口舌。
韩信绝非等闲之辈,但让陈平玩得好像挺惨,用股掌之间比喻都不过分,能有如此“功力”,大家说陈平够不够汉代第一阴谋家这个称谓,我看称为古今第一阴谋家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