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庭暴力,不要一味容忍

有统计数据显示,当遭遇家暴时,80%的女性选择隐忍。在对炎炎和其他有相似经历的家暴受害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后,我总结出她们隐忍背后的共同原因。
1、对施暴者仍有感情。
很多人都会意淫自己面对家暴会多么坚决果敢,会头都不回地离开施暴者,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更为复杂,你也很难决绝地因为他动手就离开他,因为你对他的感情,不会立刻随着他扬起的拳头烟消云散。
2、为孩子考虑
很多男人虽然面对妻子时化身恶魔,但在孩子面前还是一副好父亲的姿态,甚至孩子和父亲感情还非常好,这时候,女人自然而然地就会生出“为了孩子忍忍吧”的念头。
3、贪恋施暴后的柔情
我曾经见过一个案例,被害人每次被打之后,都会被男人前所未有地温柔对待,她逐渐开始贪恋这份温柔,结果是换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暴力。
4、迫于舆论压力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目前依然是男权社会。女人一旦离开家庭,就会立刻被冠上“不负责任”等标签,很多女性为了维持自己在身边人眼中的社会形象,会用沉默遮掩暴力带来的伤痕。
5、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这也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很多女性在遭受家暴时,每天感受到的都是黑暗和绝望,在这种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她会逐渐开始依赖带给她伤害的人。
6、经济不独立,没有一技之长
虽然前面说到,会不会遭遇家暴与经济是否独立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在家暴受害者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女性是因为经济不独立不敢离开家庭,她们对男人的依赖更深刻,也更容易心甘情愿地忍受暴力。
7、想逃逃不开,投诉无门
在很多极端的案例中,受害人不是没想过离开,但是会被一次一次抓回来,而且每一次逃跑,都会换来施暴者更为残酷的虐待。再加上投诉无门,她们逐渐丧失逃跑的意愿和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