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民国时期的十大著名校花(图)
校花,是指一个学校中最受欢迎的女学生。一般长得清纯,受人欢迎,性格好,交际能力强。不一定是在这所学校最漂亮的,但一定清纯,受人欢迎,受人追捧。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民国时期十大著名校花:
龚澎,燕京大学

安徽合肥人。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曾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重庆《新华日报》记者、中共驻重庆代表团秘书、中共香港工委外事组副组长、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新闻组组长。建国后,历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部长助理。龚澎在重庆时,在周恩来的领导下,成为中共第一位新闻发言人。毛主席对她也是称赞有加,说她是天生丽质。
林徽因,美国宾州大学美术学院

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在建筑学的领域,林徽因成果斐然:她参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倡导保护古建筑,以现代方法研究古代建筑学。但对大多人而言,记住更多的是林徽因的诗,是一个作为诗人身份的奇女子。
陆小曼,北京圣心学堂

陆小曼出生于1903年11月7日的上海,15岁进入北京圣心学堂,校园里都称呼她为“女皇”。可惜的是,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一直没有将自己的才华发挥于世,在个人感情上,也只是与翁瑞午维持“十分尴尬的同居生活”。
马珏,北京大学

在北京大学风花雪月的历史里,马珏恐怕是最没有争议的一位“校花”。1910年马珏出生于日本东京,父亲马裕藻是鲁迅的好友。1913年任北京大学教授、研究所国学门导师;1921年任北大国文系主任,对文学音韵学颇有研究。1933年,马珏与天津海关职员杨观保结婚,其时她还没有毕业。闻知此事,鲁迅给台静农的心中写道“……此刻才想到她已结婚,别人常去送书,似乎不太好”。一段若有似无的暧昧情事在此戛然而止,但却引来后人的无限遐想与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