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挖88米巨坑。中国有一家酒店反其道而行之,不往上还反而往地下延伸80米。要成为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五星级酒店!它的与众不同来自于身处的位置:一个巨大的深坑(天马山深坑),坑深88米,是二战时期日本在中国建造的采石场。

上海世贸深坑酒店,设有水下情景套房、与崖壁的自然资源融合定制的空中花园、从相同高度的悬崖上垂挂而下的壮观瀑布、搭积木一样建造的钢结构抗9级地震建筑,听起来就像是个“土豪”酒店?这就是:上海佘山世贸深坑酒店。从一个近乎疯狂的设想,经历了11年,投入20亿元,前后经过5000多人的参与和努力,终于展露真容!
88米巨坑中国一步步把它变成世界建筑奇迹
2006年,世茂集团决定利用深坑的自然环境,打造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在废石坑里的五星级酒店,化城市“伤痕”为“瑰宝”,为城市创造稀缺价值,弥合自然创伤。

1、一个疯狂的想法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在废石坑里的五星级酒店,上海“世茂深坑酒店”近似于一个“疯狂的设想”,从设计开始就一反向天空发展的传统建筑理念,向地表负88米开拓建筑空间,成为人类建筑设计理念的革命性创举。

2、开干!7年论证4年创新
他们请来了英国著名的“疯子”设计师马丁约克曼,带领他的阿特金斯团队,进行设计,这支团队也是迪拜帆船酒店的原班人马。
酒店设计为地上2层、地下16层(其中水下2层),并设有蹦极等娱乐项目,还包含天然室内花园、大型景观瀑布、水中情景房等特色酒店主题。
设计看上去很梦幻,施工的就快要崩溃了,海拔深度、暴雨倒灌、悬崖上施工……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建筑环境,没有丝毫的经验可以参照,设计和施工团队光论证方案就耗时了7年,期间更是经历了数千次的调整与优化设计。

3、创新技术,化“笑话”为“神话”
从建筑方式开始,就一反自下而上的传统建筑理念,开创了自上而下的建筑方式,成为人类建筑设计理念的革命性创举。
深坑酒店的总建筑高度约为 74 米,建筑时的材料运送是一大难题,建筑师们曾经在坑壁上建过栈道,但是由于运送速度太慢,安全性等问题不得不另寻出路。
经过2个礼拜的挠头苦思,工地上常见的吊塔给了建筑师们灵感,经过严谨的BIM建模受力分析,塔吊基础稳定性、吊臂作业覆盖范围等评估后,最终选择末端5.2吨的7052塔吊安装于坑顶中部,创造了国内临空崖壁安装塔吊的历史。
后来,为了运送建筑所需的混凝土,项目团队又研发了“三级接力”和“一溜到底”两大混凝土,向下超深77米输送系统,开创了我国混凝土向下超深输送的先河。

77m深全势能一溜到底
混凝土输送技术
解决了混凝土向下输送的难题
异形断面施工升降机装置

系统解决了深坑酒店不规则
倾斜崖壁的施工升降机安装问题
当然,这样一个上下高度落差之巨大的深坑酒店,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首先是消防。
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根本进不了矿坑,因此就要确保酒店每一个阳台均与消防通道相连。
其次是防水。
大家都知道水往低处流,在这个百米深坑如何解决积水便成了一个大问题。
通过对上海历史水文资料的研究,安装了一部抽水泵以确保每日湖中水位变化不超过500毫米安全区间。

最后是防震。
一旦发生地震,在坑内如何逃生,这成了最最重要的问题。
设计团队将地质勘测结果和酒店工程结构设计输入计算机,通过一系列模拟测试反复检查建筑的强度和抗震性能,最终确保可抗9级以上地震。
在陆陆续续又解决了消防、引水等一系列世界级建筑技术难题后,项目已完成专利38项,其中已授权2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