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对阿房宫前殿遗址东侧30多平方公里、前后近一年的考古调查、勘探与部分发掘,李毓芳发现,传说中的上天台遗址实际上是战国时期营建的上林苑中的一处宫殿建筑群。

她说,上天台遗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区三桥镇阿房宫村南、赵家堡村东北,西距阿房宫前殿遗址500米,地面之上现在有一高大土台。其周长约310米,高约 20米,当地人称为“始皇上天台”,是阿房宫遗址内最著名的建筑传说之一。20世纪40年代曾在这里挖过战壕;50-70年代,当地农民在此取土及进行修 筑梯田、大规模平整土地等农田基本建设(当年指挥部就设在遗址的土台之上,搞千亩平地大会战),因此该遗址受到严重破坏。

从该遗址出 土的大量砖、板瓦、筒瓦和瓦当等建筑材料来看,它们沿袭了关中地区战国时代板瓦、筒瓦上流行的纹饰和工艺,即与战国秦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出土的板瓦和筒瓦 的制法、形制和纹饰相同。有学者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出土秦瓦的研究指出,“秦瓦纹饰变化较大,总的趋势是绳纹越来越粗,纹饰越来越草率,春秋时期无论是板 瓦还是筒瓦均饰细密的纹饰,交叉的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