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第一宰相耶律楚材简介:历史功绩有哪些该如何评价
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1244年6月20日),字晋卿,号玉泉老人,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的政治家。辽朝东丹王耶律倍八世孙、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在金仕至左右司员外郎。蒙古军攻占金中都时,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为臣。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担任中书令十四年之久。提出以儒家治国之道并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乃马真后称制时,耶律楚材遭到排挤,渐失信任,他因此抑郁而死。后赠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出生时的神秘一卦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契丹皇族子孙。他的九世祖,即辽国的建立者、一代雄主耶律阿保机。他的八世祖耶律倍是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被封为“东丹王”。耶律倍不但孔武有力,而且喜爱作诗,多才多艺。耶律阿保机死后,次子耶律德光称帝,耶律倍于是备受猜忌,后投奔后唐。他立木于海上并刻诗云:“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后唐亡国后,耶律倍被人刺死,年仅38岁。
公元12世纪,华夏大地风云变幻。1115年,金国建立,之后仅10年,金便灭了辽。耶律楚材的祖父耶律德元也就是在那段时期转而在金国为官,自此之后,耶律家族成为金国的达官显贵,常居北京。当时的北京是北方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既有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又有深厚的汉文化底蕴,这使得耶律氏形成了读书知礼、博雅多识的家风。
耶律楚材的父亲耶律履,史书上说他通六经百家之书,精于历算和书法绘画,尤其写得一手好文章。耶律楚材刚生下来时,深谙阴阳之学的父亲曾经为他卜过一卦,并私下里对亲戚们说,“金国大势已去,我六十得子,这个孩子是我们家族的千里马,将来必大有作为,而且将为异国所用”,所以取《左传》“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之句,给他取名楚材,表字晋卿。这个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为后人津津乐道。
耶律楚材从小不负其名,17岁就考中了举人。他博览群书,历法、医学,无不精通,特别是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更是浸入血脉。作为叱咤风云的契丹皇族之后,耶律楚材内心充满了自豪感,曾写诗称“赫赫东丹王,让位如伯夷。藏书万卷堂,丹青成画癖。四世皆太师,名德超今昔”。

立志做“治天下匠”
1214年,蒙古军大举伐金,金国的国君金宣宗却早已仓惶逃出中都(今北京),向南迁都。年轻的耶律楚材刚刚经历了蒙古围困金中都“绝粒六十日,守职如恒”的艰辛,目睹金国君臣不战而逃的腐败无能。深深的失望中,他遁入佛门禅修冥思3年,之后不久,就接到了成吉思汗的召唤,陡然间仿佛又有了一丝希望。
塞外春寒,残冰未消,柳絮难寻,梅花无信。但这一切都没有影响耶律楚材的兴奋之情,他写了《过闾局河》四首,诗中屡次以大鹏自喻,“千山风烈来从虎,万里云垂看举鹏”。他觉得自己学富五车,精通经史,以前一直学无所用,而今却要一举冲天了。他把成吉思汗比作神龙出世的明主,希望给他施展才能的机会。明君贤臣风云际会,就像他诗中所写,“华夷混一非多日”,统一天下的日子还会远吗?
1218年7月,耶律楚材到达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畔的成吉思汗大帐,此时正值仲夏。目之所及是一望无际的碧草蓝天、气势磅礴的山河、雄伟庞大的车帐军营、骁勇善战的游牧铁骑……他用这样的词句形容:“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车帐如云,将士如雨,马牛被野,兵甲赫天,烟火相望,连营万里,千古之盛,未尝有也。”
耶律楚材的髭髯垂到腰间,眉毛也很浓重,特别惹人注目。蒙古人认为“胡多必贵”。成吉思汗直呼他“吾图撒合里”,也即“美髯公”。不过,耶律楚材能被成吉思汗所看重,并非外貌,而是因为他显赫的家世对于契丹贵族、金国显宦的感召力,以及他出众的才能。
成吉思汗接见耶律楚材时,对他说:“辽为金所灭,你们是世仇,我如今要灭金,是为你的家族报仇。”耶律楚材出人意料地回答:“我的家族从祖父以来就侍奉金国,既为臣子,岂敢再怀贰心,以君主为仇呢?”这种对旧主的态度很受成吉思汗欣赏,于是对他厚加赏赐,把他当作近臣。
一位善于造弓的西夏工匠很不满耶律楚材得到的厚待,提出质疑:“现在最重要的是打仗,要耶律楚材这种读书人何用?”耶律楚材反诘:“造弓都还需要弓匠,治理天下难道就不需要‘治天下匠’吗?”成吉思汗觉得很有道理,更加倚重他。
就这样,耶律家族的千里马,以治天下为己任,立志要做蒙古国的“治天下匠”。
万里迢迢随军征
从1218年成吉思汗召见耶律楚材,到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耶律楚材追随成吉思汗整整10年。有人说,这10年是耶律楚材生命力最旺盛的10年,也是他最清闲的10年;是他怀有许多希望的10年,也是他思想最为苦闷的10年;是他在轰轰烈烈的成吉思汗西征军中生活最有色彩的10年,也是他内心最孤寂落寞的10年。
原因在于,耶律楚材并没有像他最初想象的那样被成吉思汗重用,而只是被成吉思汗当作判断吉凶的巫师和汉文秘书。
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这种古老的宗教起源于原始渔猎时代,在我国北方古代各民族中间的影响根深蒂固。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耶律楚材未卜先知的占卜术便屡屡被派上用场。1219年夏,蒙古大军征西,出师前祭旗之际下起大雪,成吉思汗询问暑天下雪的原因,耶律楚材解释说是“克敌之象”,继而成吉思汗大获全胜。1220年冬,成吉思汗不解为什么冬天打雷,耶律楚材占卜后告诉他,是回鹘王梭里檀将死,不久梭里檀果然死了。1222年夏天,“长星见西方”,成吉思汗问是什么征兆,耶律楚材认为是“金国当易主矣”。次年,金宣宗果然去世。当时在成吉思汗军中还有大量的回鹘人,他们推算5月15日晚有月全食,耶律楚材则认为10月15日才会月食,最后果然如耶律楚材所言。这一切使得成吉思汗大呼:“你连天上的事都无所不知,何况人间的事呢?”
耶律楚材也试图用自己的才能来化解万民之灾。蒙古西征时,大军到了中亚铁门关,看到一个鹿形马尾、绿色独角的奇兽。耶律楚材马上说:“此兽名叫角端,一天能走一万八千里,说四方语言,是好生恶杀的神兽。它的出现是上天在告诉陛下停止杀戮。”成吉思汗马上下诏班师回国。
1226年11月,蒙古大军攻打西夏,诸将都忙着掠夺财币、人口,耶律楚材只取了几部书和两驮马的西夏药材。不久,军中瘟疫蔓延,耶律楚材的药材救活了几万人。